环球看点!1个项目,3年,40家爱心单位,100个残障家庭,300名志愿者共谱龙华爱的乐章
1个项目,3年,40家爱心单位,100个残障家庭,300名志愿者共谱龙华爱的乐章
爱的乐章始于2019年12月,为回应龙华区“户籍残疾人口快速增长”“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服务需求多样化、个性化及多层次等特点”,龙华区民政局(残联)研究制定了“龙华区残障者家庭援助计划”项目(以下简称“援助计划”),组织一支专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临时替代照顾者,让他们在极度疲惫时能按下“暂停键”,拥有属于自己的“喘息时间”,以充电后的恢复状态重新启动生活,改变了生活品质,被誉为高压生活必不可少的”解压阀“。截至2023年2月,“援助计划”成立区级互助会1个,街道级互助小组6个,开展互助活动16次,开展“快乐家园”、“共享蓝天”等活动30余场,服务达2800余人次;同时,已联动40多个爱心单位,整合社会资源158万元,拉起了一支300多人的志愿助残队伍,走家串户达300多个残障家庭,提供超过16000小时的志愿援助服务。
每一个单调的数字都代表一段动人心脾的故事,一份难以忘怀的感动,一个翩翩跹跹的音符。正是这一个个大美音符奏响了“双区驱动”下龙华区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华美乐章。
今年57岁的桂明,肢残二级,是大浪街道土生土长的原居民,日常和近90岁高龄的父亲住在一起,自从搬上高楼后,十几年都没下过楼。加入援助计划后,父子俩从一开始的拒绝志愿者上门,到盼望志愿者来。之后更是走出家门、走到楼下、进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感受欢声笑语,再到主动出门参与集体活动,完全打开了新世界大门,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。看到儿子脸上不断涌现的笑容,桂明父亲大赞:“援助计划项目好,济人之急,雪中送炭,感恩”!
(相关资料图)
民治街道的小白今年9岁,智力一级,无法走路,且爸爸妈妈白天必须工作。小白每周6天康复都只能由奶奶陪同,每次上下楼梯,50多斤重的小白还有康复用具都由奶奶一个人背负,时间一长,奶奶的身体承受不了持续的重负。他们加入援助计划后,经过区、街道、社区多方协调,志愿者胡大哥每天2趟接送小白,大大缓解奶奶的身体和心理压力,小白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,可以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在援助计划项目中,有20%的家庭是独抚家庭。项目开展三年来,不少家庭通过活动也相互熟悉,共同的经历和处境,让几个独抚家庭开始互帮互助。莫姨是社区内的积极分子,她外出活动时,身边总会带上一个大孩子琦琦,莫姨的孙女也是位特殊孩子,则由援助计划另两位志愿者带着。琦琦今年20岁,心智障碍者,平时一个人在家,各项能力都在退化,莫姨希望外出多一些,琦琦的退化就会慢一些。而周末,琦琦的妈妈又会以志愿者的身份,带着琦琦到另一位援助家庭小慧家一同玩耍。同龄人之间的玩耍,独抚者的共同经历让两位母亲多了份信任和支持,这是属于同路人之间的互助。
小芬则有不同的经历,她是一位单亲母亲,还带着两个孤独症孩子,妹妹需要陪读,哥哥需要接送,生活需要开支。未纳入援助计划前,孩子的康复费用都已经欠了半年多了,小芬一直咬牙强撑着,“回想那段时光连空气都是窒息”,小芬是这样描述道。在援助计划后,龙华区残协链接爱心人士黄先生每月资助1000元现金补贴家用;选择合适的退休老师作为志愿者接送哥哥、为哥哥复习功课;街道、社区帮助她家顺利办理低保。小芬发自内心的感慨:“感谢政府政策,感谢残联关怀,感谢黄生爱心,感恩所有,你们大家的爱犹如一道阳光照进我的生命里”。
残障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往往具有个别化,龙华区残协采用“个案管理”模式,以“一户一档一策”的方式介入每户家庭,这就对提供服务的助残志愿者业务水平有了更高要求。2022年起,龙华区残协将志愿者培训分为工作培训和学习管理两大项,分别开设必修课、选修课。必修课有残障知识、心理学知识、营养学知识、健康生活方式、护理技能等;选修课分为兴趣类及工作技能类。在学习管理上,分学前、学中、学后、SOP制定与必修课相辅相成、保驾护航。在培训主题上,开展“喘息服务志愿者”系列培训、“自闭症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习惯”答疑交流会、“一路同行,助残有我”新志愿者见面会、融合共创工作坊开展系列培训达800多小时。通过不同主题的培训,增能照顾者,提升照顾能力,缓解照顾压力,形成了一套志愿者组织、培训、监督与激励等机制。通过教育培训后,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和信心大大增强。
来自东北吉林的桂茹姐是个快言快语的热心人,她和丈夫都是龙华街道援助计划的资深志愿者。她说:“只要我能做到的能帮忙的,我都义不容辞”。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,景龙社区脑瘫孩子小茜,多年来爸爸妈妈一边开店一边照顾她,桂茹姐做完援助计划服务时数后,日常家里有个好吃的、好玩的都会主动送去给小茜,为此还摔了一跌住进了医院(区残协已为她买了保险,街道也组织了慰问)。即使这样,她出院后照常热情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。援助计划另一户家庭余阿姨年前住进了医院,当时正值返乡高峰期,找不到合适的照顾者,桂茹姐和另一位志愿者春节都协助余阿姨家人,余阿姨老伴钱叔叔不禁赞叹:“志愿者真好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”。
住在观湖街道的苗姐本身也是残障者家属,援助计划为忙于生计的她找到提供“上下学接送”的志愿者,两年多过去,她自己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,用个人经验结合助残志愿者经验为小区内其他残障者家庭接送孩子。她说:”社会帮了我,在我有能力后,我也想帮别人“。
胡大哥是江西井冈山人,在党群服务中心从事安保工作。来深圳5年,听社区的人讲到一个奶奶每天抱孩子康复时,当时就心里一动,但又担心自己只有爱心没有经验,鼓起勇气后才报名。几个月学习培训下来,他尽职尽责的履行志愿者职责,协助白奶奶带孩子上下楼。成为志愿者让他特别自豪,近期,他打算回老家,为此特意找到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复印志愿者协议,他说:“我要将在深圳做志愿者的精神带给儿子、孙子,让他们知道爸爸、爷爷不但帮助人,还是富有专业经验的志愿者。“
300多个志愿者与100多个残障者家庭之间,因为有着不同的变量加入而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又温情、动人的故事,他们中有在制造业上班的蓝领、有在高新科技园工作的程序员、有全职妈妈、有退休干部、有残障者家属、有特教老师、社工、律师、店员、工人 ...,不论职业也不论身份,他们在用爱心、耐心构造着一个宏伟的建筑——社会之爱。
龙华上围艺术村爱心艺术家麦平所作。
三年来,项目吸引了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˙政协委员慈善基金、深圳狮子会、华润万家等 40多个企业、组织加入到助力残障者家庭的善行善举中。在此背景下,项目实施方不断优化、深化服务内容,不断创新举措,涌现出以下可喜的创新点。
以残助残看阿媚:阿媚是深圳大浪本地人,轻度智力残疾人,自2017年成为大浪残联向日葵残疾人义工队志愿者,到2020年成为龙华区残障者援助项目志愿者以来,她与青工志愿者打成一片,还主动和他们参与社区疫情和其它志愿服务,在她看来,志愿工作对她意义非凡:”我没想到自己也能帮助他人,从做志愿者第一天起,自己就爱上了志愿服务,做志愿服务让自己觉得对社会是有价值的,原来我也可以!“
辅导学业有“学霸”:在援助计划项目服务过程中,发现有不少残障儿童都有提升学业的需求,项目方整合哈工大(深圳)大学生作为辅导老师,整合深圳狮子会天成服务队的资金,自2022年6月1日儿童节开展第一次开始,半年多来的补习、陪伴,孩子们与大学生哥哥、姐姐通过辅导学业建立了师生之外的情感联系,目前项目已另立项,并将进行第三次扩招。
心智障碍寻出路:还是在项目服务过程中,发现大龄/成年的心智障碍者就业难,没地方可去,准备在龙华街道以援助计划中大龄/成年心智障碍组织在一起,由志愿者和家属一起在公共的地方看护、训练,未来尝试的方向是灵活性就业。
残障者家庭靠“中心”:全市首创“龙华区新时代残障者家庭发展中心”。联动观湖街道残疾人联合会、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共同发起的试点计划。该计划是以回应残障者家庭多元需求,提升残障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为目标,探索在社区层面为残障者家庭提供支持服务的试点项目。示范点在如何开展新的服务、为残障者家庭赋能、满足残障者家庭多元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,并首次从社区层面探索残障者家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,致力为残障者家庭建立“无碍有爱”的社会环境。
龙华上围艺术村的艺术家麦平送来一幅画,画中有绿油油的植物,有蓝澄澄的天、更有一颗颗红艳艳的心和一个个明艳艳的人。麦平说,新的一年,他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也会更多的投入到助残的过程中来。“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,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”,龙华区残联以一个项目托起了爱的桥梁,众多爱心谱写出一首新时代的爱的乐章。
来源 | 晶报APP
记者:曾广霖
通讯员:熊泉
标签:
1个项目,3年,40家爱心单位,100个残障家庭,300名志愿者共谱龙华爱的乐章
1、符文大师重做后,目前效果应该说不太好。大招造成的大规模杀伤经常出现,但是一些职业选手经常玩。应该还有其他的想法。说说
1、粗大。2、拼音cūdà。3、指[人体、物体]又粗又大等。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我国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:“公司办理设立登记、变更登记,应当按照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缴纳登记费。领取(企业法人营业执...
联络员开巡逻车来企业问需求,街道7人服务队带出亿元楼
1、《非常公民》是成浩执导,由黄子华、蒋雯丽、秦海璐等领衔主演的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。2、该剧讲述清末民初,世道动乱。3、
1、杨志,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,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,排行第三。2、林冲来到梁山,王伦不容,要他先下山取
春暖花开,多家企业数据显示,春节节后一段时间旅游市场“淡季不淡”。业界预计,2023年旅游市场全年有望“稳开高走”。
[ 相关新闻 ]